
在红军城方向,近日战局跌宕起伏。乌军反击势头迅猛,而俄军此前的战略判断与战术运用在这场激烈交锋中显露无遗。7月,俄军发现红军城近乎空城,但其后方隐蔽着大量乌军预备队,为后续战斗埋下伏笔。

俄军此次在红军城及东北方向的渗透攻击,模仿了朝鲜军队的小群步兵分散渗透战术。朝鲜军队曾在库尔斯克战场以这种灵活战术穿插越过敌军防线,在敌军后方建立稳固据点,为正面战役集群提供支持。然而,俄军借鉴这一经验时遭遇重挫。当俄军渗透部队进入乌军后方及红军城后,遭遇了乌军机械化部队的集群反击。俄军渗透步兵缺乏重武器,无法守住阵地,只能选择后退,导致全线崩盘。这表明现代战争中,战术必须结合自身装备和兵力配置,生搬硬套他人的战术难以成功。

在俄军于金井村取得突破时,乌军进行了关键人员调整。他们将第33机步旅撤退到多布罗皮利亚城区,换上亚速第12旅进行反击。这支亚速第12旅的核心骨干是马里乌波尔被俘释放的亚速营成员,打仗风格狠辣,敢于主动出击。亚速第12旅下属的第2战斗营成为乌军反扑主力,在维尔纽斯方向成功打通了一条800米宽的缺口,目前已前进4公里,对库切里夫亚尔的俄军守军构成严重威胁,甚至可能将其分割包围。乌军指挥官准确判断战场形势,及时投入精锐力量,体现了较高的战术素养。不过,俄军摩步第114旅与乌军93旅、亚速12旅之间有“不死不休”的恩怨,双方一旦交锋必然激烈异常。但俄军野兽旅赶到突破口堵缺口需要时间,给了乌军一定的可乘之机。

面对亚速第2营的凶猛攻势,俄罗斯空天军迅速行动,向突破口周围的亚速第2营阵地发动FAB-500滑翔制导炸弹攻击。12枚FAB滑翔制导炸弹爆炸后效果显著,最近24小时亚速第2营暂停了攻势,几个突击小组可能遭受重创。这种打法虽然简单粗暴,但在一定程度上扭转了战场局势,反映出制空权和强大火力支援的重要性。然而,过度依赖火力打击可能会增加战争成本,并对平民和基础设施造成破坏。乌军在经历此次打击后,必然会调整战术,寻找应对之策,俄军不能仅依靠火力优势维持战场主动权。

在俄乌战场激战正酣之时,西方也在宣布新一轮军事援助。西方支持乌克兰尽快恢复履带式装甲战斗车辆生产能力,尽管乌克兰更喜欢美制M2A2布拉德利步兵战车,但特朗普不愿出售。近期,乌克兰与瑞典签署协议,推动CV-90步兵战车国产化,计划生产1000辆,但这一过程将持续很长时间。挪威和德国合资为乌克兰订购2套爱国者防空导弹系统,挪威出资6.94亿美元。加拿大总理马克·卡尼也表示,加拿大将在2025年6月前向乌克兰提供20亿加元(约14.4亿美元)的军事援助,其中大约10亿加元的无人机、弹药和装甲车将在9月抵达乌克兰。这些军事援助无疑是在为乌克兰“输血”,试图延长战争时间,削弱俄罗斯实力。然而,欧洲国家也有顾虑,不愿真正出兵死人,其愿意砸钱的底层逻辑是“欧(盟)命贵”。
扬帆配资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